栏目导航
  历史文化   (19336)
  地域文化   (10262)
  非物质文化遗产   (971)
  民俗风情   (849)
  历史名人   (6929)
  历史传说与典故   (314)
  地名与建制沿革   (11)
  乡村振兴   (18986)
  环巢湖旅游景区   (167)
  环巢湖名镇   (47)
  环巢湖名村   (24)
  现代名人   (18703)
  地方名胜   (45)
  渔耕文化   (18)
  农产品   (7)
  农渔业生产   (11)
  水利文化   (494)
  水政与水利工程   (494)
  圩田建设与河道...   (0)
  巢湖管理   (0)
  军事文化   (6837)
  军事战役与遗迹   (2)
  军事人物   (6835)
  军事典故   (0)
论冯玉祥响应北伐战争的原因
作者:黎世红   出版日期:2001-01-01
来源:
关键词:北伐战争 国民军 冯玉祥 
描述:冯玉祥响应北伐战争、参加国民革命的外部原因在于国共两党对他长期的争取工作 ,在于苏联对他的争取和援助 ;而内在原因则是他本人思想上的进步
论冯玉祥及其他
作者:杨风   出版日期:1947-01-01
来源:
关键词:正式 汪精卫 国民党政府 白崇禧 时局 蒋介石 冯玉祥 迁都 抗战 回答 
描述:论冯玉祥及其他
论冯玉祥五原誓师的原因
作者:黎世红   出版日期:2001-01-01
来源:
关键词:五原誓师 国民党 原因分析 政治思想 冯玉祥 中国共产党 
描述:冯玉祥行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的外部原因是国共两党对他长期的争取和苏联对他的争取和援助,而办在原则则是他本人思想上的进步。
论冯玉祥之被召归国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1947-01-01
来源:
关键词:武汉国民政府 汪精卫 张发奎 陇海铁路 总司令 唐生智 要员 冯玉祥 郑州 战争期间 
描述:论冯玉祥之被召归国
论冯玉祥与张垣事变
作者:乐文   出版日期:1933-01-01
来源:
关键词:河南 冯玉祥 民间结社 
描述:论冯玉祥与张垣事变
论冯玉祥与四川的抗战
作者:甄京博   出版日期:2015-01-01
来源:
关键词:抗战时期 四川 刘湘 冯玉祥 献金运动 
描述:在护国战争时期,冯玉祥曾为护国运动在四川的进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冯玉祥为联合和发展民主力量,共同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独裁统治,又专门派人到四川联络刘湘商议共同反蒋事宜。这对刘湘后来的立场的根本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抗战期间,冯玉祥在四川又广泛地开展了支援抗战的节约献金运动及深入社会各界进行抗战宣传,还积极地参与到督练和检阅新军的工作及各种抗战社团活动,从各方面推动了四川的抗日运动。
论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关系的变化
作者:朱锡城   出版日期:1989-01-01
来源:
关键词:左倾错误 五原誓师 历史过程 认识条件 蒋介石政府 中国共产党早期 革命群众 北京政变 大革命时期 工农运动 
描述: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其根源之一是他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冯玉祥的民主主义构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相吻合,这是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合作的思想基础;但他理论准备不足,工农运动的形式和“终极”结果,并非他所希望。这是他倒退的原因。三十年代初,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大背景”下,党的理论和政策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忧患意识升华为对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的正确理性认识。这是他再度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认识条件。
论二十年代苏联与冯玉祥的合作
作者:黄东兰   出版日期:1989-01-01
来源:
关键词:赵世炎 国民军 苏联 共产国际 冯玉祥 中国人民 
描述:国内史学界以往在对二十年代历史的研究中,凡涉及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者,大多偏重于南方,而对苏联与中国北方革命运动的关系则缺乏研究。在大革命前后苏联与冯玉祥曾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合作。本文在对这一合作作一历史论述,在补既往研究之缺的同时,着力于以下两个问题的分析:(1) 从合作的条件及双方动机分析合作基础之脆弱;(2) 从共产国际、苏联在中国南北方的活动分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对华政策的得失。
论中唐诗人张籍
作者:黄璇   出版日期:1999-01-01
来源:
关键词:张籍 诗歌 个性色彩 唐代 
描述:张籍是中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是中唐文坛上韩孟元白以外颇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一家,在当时即已受到人们的认可与推崇.他的诗歌不仅带着诗人独特的个性色彩,而且展现了浓厚的时代特色.历代以来,他是以乐府诗闻名于世的,与同代诗人王建并称为"张王乐府".他的乐府诗创作对新乐府运动的兴盛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唐代乐府诗中的一枝奇葩.关于张籍的诗歌创作...
论丁汝昌海上战役指挥失误问题:兼与戚其章等同志商榷
作者:杨志本 许华   出版日期:1988-01-01
来源:
关键词:丁汝昌 海上战场 海上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海军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有陆上和海上两个战场.中日海军在海上战场的交战,不仅拉开了战争的序幕,而且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中国海军在海上战场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结局.上述失败,其根
上页 1 2 3 ... 54 55 56 ... 682 683 68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