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樵:死后惨遭剥皮
-
作者:暂无 来源:今古传奇(人物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 冯玉祥 读书活动 救国救民 中国共产党 将军 理论与实践 唯物论 和平民主
-
描述:王亚樵:死后惨遭剥皮
-
孙立人:悲情将军的史诗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传奇(真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 冯玉祥 读书活动 救国救民 中国共产党 将军 理论与实践 唯物论 和平民主
-
描述:孙立人:悲情将军的史诗
-
冯玉祥的丘八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党建文汇(下半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雅俗 雅诗 和雅 口语体 冯玉祥 质朴
-
描述:从士兵到将军的冯玉祥一生写有1400首诗,他的诗有感而发,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是爱憎分瞬、雅俗兼备的口语体诗。他曾自谦地说:“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敢相提并论,因此,我只好叫做丘八诗。”
-
苏轼为何如此崇拜周瑜
-
作者:
何先志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雅俗 雅诗 和雅 口语体 冯玉祥 质朴
-
描述:大学者苏轼为何对三国名将周瑜无比推崇?本文由《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部分诗句出发,分析对比谪居黄州时的苏轼和赤壁大战时的周瑜在婚姻、形象气质、功业三个方面的极大反差,结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论证赤壁大战时周瑜的“婚姻幸福、俊美儒雅、不朽功业”折射出苏轼在这三面,特别是在仕途上无所建树的失意。
-
冯玉祥将军的家国诗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诗 诗歌 爱国将领 冯玉祥 糊涂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 家国 抗战 将军 卖国求荣
-
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创作过不少的抗战诗歌,或颂扬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烈,或鞭挞卖国求荣的汉奸。同时,他又以善意的笔触批评某些人的糊涂认识。他在一首《鸟爱巢》的小诗中这样写道:"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处住,你看糊涂不糊涂。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
-
冯玉祥的“熏臭”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历史文化 冯玉祥 吸烟
-
描述:冯玉祥在西北时,最恨部下吸烟。一次到一幕僚房内,闻很大烟味,便以八股声调朗朗念起来:“您的屋子,又熏又臭,又臭又熏,既熏且臭,既臭且熏,熏而又臭,臭而又熏,熏熏臭臭,臭臭熏熏,亦熏亦臭,亦臭亦熏”。念毕一言不发而去。
-
冯玉祥与1924年前后的孙中山
-
作者:
鄢增华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北洋军阀 中华民国 冯玉祥 孙中山 辛亥革命
-
描述:在北洋军阀中,冯玉祥是惟一一个认同、信服孙中山建国理念,并愿意为之革命的人。冯玉祥本人与当时一般的北洋军阀有所不同,他对祸国殃民的军阀非常痛恨。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冯玉祥以为看到了曙光,不曾料想,仅仅3个月后,袁世凯就窃取了辛亥,
-
联合反奉中的郭松龄与冯玉祥
-
作者:
肖惠朝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军 张作霖 中国近现代史 重大影响 武力统一政策 张学良 冯玉祥 孙中山 郭松龄 爱国主义者
-
描述:郭松龄和冯玉祥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都是集军阀和爱国主义者于一身的人;都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操,忧国忧民,又都是抗日急先锋。然而,他们俩的品性也有很大不同,在1925年爆发的郭松龄反奉事件中,郭的爱国情操和宁折不弯的勇武精神与冯玉祥背信弃义、违背盟
-
苏共为什么选择冯玉祥?
-
作者:
许述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共 武器装备 吴佩孚 张作霖 苏联 鲍罗廷 北京政变 合作伙伴 冯玉祥 孙中山
-
描述:冯玉祥真正引起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注意的,乃是他导演了1924年10月的北京政变。当时,吴佩孚和张作霖在前线作战,冯玉祥乘机倒上司吴的戈,使吴大帅这个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从此
-
冯玉祥用嘴放鞭炮
-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共 武器装备 吴佩孚 张作霖 苏联 鲍罗廷 北京政变 合作伙伴 冯玉祥 孙中山
-
描述:冯玉祥用嘴放鞭炮